• 戲院
    • MOViE MOViE Pacific Place (金鐘)
    • MOViE MOViE Cityplaza (太古城)
    • PALACE ifc
    • GALA CINEMA (朗豪坊)
    • B+ cinema MOKO (旺角東)
    • B+ cinema apm (觀塘)
    • PREMIERE ELEMENTS
    • 電影中心
    • 旺角
    • MY CINEMA YOHO MALL
    • 葵芳
    • 荃灣
    • 嘉湖
    • 影滙戲院
    • 設定我的戲院
  • 電影
    • 即日 / 預售
    • 即將上映
    • 特備節目
  • 會員區
    • 登入
    • 成為會員
  • 門票資料
  • 禮蜜卡區
  • 個人私隱條款
  • 交易安全條款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English
EN
升級您所使用的網路瀏覽器

如您想使用我們全新的百老匯戲院網站,請升級您的瀏覽器。下方是我們所支援的最新版本瀏覽器。

取得最新版本的瀏覽器:

登入
成為會員
升級您所使用的網路瀏覽器

如您想使用我們全新的百老匯戲院網站,請升級您的瀏覽器。下方是我們所支援的最新版本瀏覽器。

取得最新版本的瀏覽器:


 Internet Explorer

 Chrome

 Safari

 Firefox
  • 即日 / 預售
  • 即將上映
  • 特備節目
  • 戲院
    香港
    MOViE MOViE Pacific Place (金鐘)
    MOViE MOViE Cityplaza (太古城)
    PALACE ifc
    九龍
    GALA CINEMA (朗豪坊)
    B+ cinema MOKO (旺角東)
    B+ cinema apm (觀塘)
    PREMIERE ELEMENTS
    電影中心
    旺角
    新界
    MY CINEMA YOHO MALL
    葵芳
    荃灣
    嘉湖
    澳門
    影滙戲院
  • 禮蜜卡區
即日 / 預售
小人物(FW-FIF-SP)
全部

小人物(FW-FIF-SP)

06-08-2022 上映
139 分鐘
英語(中文字幕)

分享
  • 分享
  • 關閉
分享至 Facebook
複製
關閉
故事簡介
好像沒有人寫過評論文章,把森畢京柏與阿瑟潘放在一起互相比較,對嗎?這兩名只相差一歲半(畢京柏稍長)、同樣出身自電視的美國導演,作品皆以慢鏡頭處理其暴力畫面而備受爭議,但更接近的卻是作品背後對美國(特別是西部)歷史與社會的反思與批判、對犯罪/邊緣人物的關注與同情、和不肯輕易妥協的反建制精神。兩人的第一部作品都是西部片,阿瑟潘的是《左手神槍》(The Left Handed Gun,1958),說的是西部傳奇人物Billy the Kid的故事;畢京柏的則是《鐵漢與寡婦》。他後來在1973年拍攝的《大丈夫與小人物》寫的也是Billy the Kid,不過卻是他年輕的生命完結前的故事。但最有趣的是香港的片商不知從哪裡來的念頭,竟把二人的兩部傑作的中譯名都併在一起,做了片名:兩部片是畢京柏在英國攝製的《大丈夫》,和阿瑟潘在《流寇誌》後一年拍攝的,也與當年《流》片一樣被冠以為「修正西部片」(Revisionist Western)的《小人物》。

同樣是兩小時多的長度(《流》:145分、《小》:139分),前者「修正」了傳統西部片對英雄的定義,寫他們與(新)時代(也是自己的命運)的對決;後者的野心更大,「修正」的是整個西部的歷史(卻用野史的形式出之):從歐洲渡海而來的白人如何侵佔印第安土著的領土、屠殺他們的部落,到表面厚德仁心的宗教真貌、到傳說中叱吒風雲的神槍手、再到膚色和性別如何界定種族與個人的存活——這一切都透過一個活過了百歲、終身游離在文明與野蠻、荒漠與城市、神話與真相、靈與欲、生與死之間的「小巨人」(英文原名)的視點來表述。德斯汀荷夫曼(Dustin HOFFMAN)把這角色由16歲演到121歲,悲喜交集,年齡與感情的跨度均十分驚人。影片51年前在香港首映時被片商狠狠地剪掉了超過20分鐘,這次應該是它首度以足本在本地銀幕面世,可謂彌足珍貴。(舒琪)

(小記:6年後,阿瑟潘拍了他的第三部西部片《原野雙雄》(The Missouri Breaks,1976),拉攏了當時的兩大天王巨星,馬龍白蘭度(Marlon BRANDO)和積尼高遜(Jack NICHOLSON)合演,也是一部足可媲美畢京柏的西部輓歌。去年在由禮切沙也馬蘭(M. Night SHAYAMALAN)導演的《詭老》(Old,2021)一片中,被兩度提及,也算是一種致敬吧!)
導演
阿瑟潘
演員
德斯汀荷夫曼、菲丹娜慧、馬田波森
  • 放映場次
全部

 

* = 設有首場長者優惠 

 

查詢熱線
23880002
PALACE 熱線
23886268
電影中心會員專線
27837004
MOViE MOViE會員專線
28713600
影滙戲院專線
+853 8865 6868

小人物(FW-FIF-SP)

06-08-2022 上映
139 分鐘
英語(中文字幕)
故事簡介
好像沒有人寫過評論文章,把森畢京柏與阿瑟潘放在一起互相比較,對嗎?這兩名只相差一歲半(畢京柏稍長)、同樣出身自電視的美國導演,作品皆以慢鏡頭處理其暴力畫面而備受爭議,但更接近的卻是作品背後對美國(特別是西部)歷史與社會的反思與批判、對犯罪/邊緣人物的關注與同情、和不肯輕易妥協的反建制精神。兩人的第一部作品都是西部片,阿瑟潘的是《左手神槍》(The Left Handed Gun,1958),說的是西部傳奇人物Billy the Kid的故事;畢京柏的則是《鐵漢與寡婦》。他後來在1973年拍攝的《大丈夫與小人物》寫的也是Billy the Kid,不過卻是他年輕的生命完結前的故事。但最有趣的是香港的片商不知從哪裡來的念頭,竟把二人的兩部傑作的中譯名都併在一起,做了片名:兩部片是畢京柏在英國攝製的《大丈夫》,和阿瑟潘在《流寇誌》後一年拍攝的,也與當年《流》片一樣被冠以為「修正西部片」(Revisionist Western)的《小人物》。

同樣是兩小時多的長度(《流》:145分、《小》:139分),前者「修正」了傳統西部片對英雄的定義,寫他們與(新)時代(也是自己的命運)的對決;後者的野心更大,「修正」的是整個西部的歷史(卻用野史的形式出之):從歐洲渡海而來的白人如何侵佔印第安土著的領土、屠殺他們的部落,到表面厚德仁心的宗教真貌、到傳說中叱吒風雲的神槍手、再到膚色和性別如何界定種族與個人的存活——這一切都透過一個活過了百歲、終身游離在文明與野蠻、荒漠與城市、神話與真相、靈與欲、生與死之間的「小巨人」(英文原名)的視點來表述。德斯汀荷夫曼(Dustin HOFFMAN)把這角色由16歲演到121歲,悲喜交集,年齡與感情的跨度均十分驚人。影片51年前在香港首映時被片商狠狠地剪掉了超過20分鐘,這次應該是它首度以足本在本地銀幕面世,可謂彌足珍貴。(舒琪)

(小記:6年後,阿瑟潘拍了他的第三部西部片《原野雙雄》(The Missouri Breaks,1976),拉攏了當時的兩大天王巨星,馬龍白蘭度(Marlon BRANDO)和積尼高遜(Jack NICHOLSON)合演,也是一部足可媲美畢京柏的西部輓歌。去年在由禮切沙也馬蘭(M. Night SHAYAMALAN)導演的《詭老》(Old,2021)一片中,被兩度提及,也算是一種致敬吧!)
導演
阿瑟潘
演員
德斯汀荷夫曼、菲丹娜慧、馬田波森
分享
放映場次
全部

 

* = 設有首場長者優惠 

 

關於我們
加入我們
中國百老匯戲院
會員區
忘記密碼
個人私隱條款
交易安全條款
即日 / 預售
即將上映
特備節目
門票資料
禮蜜卡區
廣告查詢
常見問題
聯絡我們
切換至手機版
追蹤我們
手機應用程式
本網頁建議以IE 11.0或以上版本及1280x960像素瀏覽,以取得最佳瀏覽效果。
© 2025 Cinema.com.hk Limited.
切換至桌面版
© 2025 Cinema.com.hk Limited.